“传说中”的灰指甲
一个得了传染俩?!
答
疑
解
惑
姚志远医生
皮肤科特约会诊专家
医院皮肤科与性病科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
真菌学组委员
灰指甲=甲癣
是由各种真菌(如皮肤癣菌、非皮肤癣菌、酵母菌等)引起的甲部真菌感染。
灰指甲会导致甲的外观发生改变,严重的还会对患者的社交、心理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和了解灰指甲所造成的损害并进行合理的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灰指甲短期内不易治愈,会困扰人很久。它到底是怎么来头?
听医生说灰指甲在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2%~14%,也就是说,每人当中就有2-14人得灰指甲。
掐指一算,被吓到!发病率还是相当高的。
01
哪些情况易患灰指甲?
(之前没听说过呀)
灰指甲是由真菌感染所引起的,所有利于真菌生长繁殖的因素均有可能导致灰指甲,气温高、湿度大也是灰指甲发生的重要条件。
★
修甲、甲外伤
修甲、甲外伤会导致甲屏障遭到破坏,易于感染真菌,所以切忌过度修甲,避免甲外伤。
肢端循环差
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压等肢端循环较差者。所以应当经常锻炼,当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免疫力差
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也比较容易患灰指甲。除以上建议外,一旦发生足癣、手癣,应当积极治疗。
共用鞋袜
当正常指甲接触患者鞋袜时,其上可能有大量真菌孢子,长期捂脚后产生适宜温度、湿度,易造成真菌繁殖、感染。所以需要勤换鞋袜,避免闷湿、不与别人共用鞋袜。
任何疾病都要强调防大于治,灰指甲也不例外。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灰指甲,可依据灰指甲的易感因素进行预防。
02
灰指甲长什么样?
(瞧个究竟)
究竟什么样的表现是灰指甲呢?
是不是所有颜色变成灰白色就是灰指甲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灰指甲的确诊需要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演变:灰指甲常由指(趾)甲游离缘或侧缘向甲根发展。
颜色:病甲逐渐变暗、无光泽,色彩呈灰白色或棕色。
质地:高低不平或呈畸形,松脆易折断,严重时甲板会与甲床分离,严重影响甲的美观及功能。
★
临床五大类型(这个病太“浮夸”)
白色浅表型
致病真菌从甲板表面直接侵入引起。表现为甲板浅层有点状或不规则片状浑浊,甲板表面失去光泽或稍有凹凸不平。
远端侧位甲下型
此型最常见,真菌从一侧甲廓侵犯甲的远端前缘并使之增厚、灰*浑浊,甲板表面凹凸不平或破损。
近端甲下型
真菌多由甲小皮而进入甲板及甲床。表现为甲半月和甲根部粗糙肥厚、凹凸不平或破损。
甲板内型
损害仅局限在甲板,不侵犯甲下,甲板呈白色或灰白色,无明显增厚。
全甲毁损型
是各种灰指甲发展的最终结果。表现为整个甲板被破坏,呈灰*、灰褐色,甲板部分或全部脱落,甲床表面残留粗糙角化堆积物,甲床亦可增厚、脱屑。
灰指甲是一种慢性的真菌感染,需要积极治疗,医院做相关真菌学检查明确灰指甲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避免诊断不明乱用药。同时切勿轻信广告、美甲等,注意避免家人之间交叉感染、避免公用鞋袜、共同洗脚等。
来源:医院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