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癣样皮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入伏了,中医文化里的ldquo冬病夏
TUhjnbcbe - 2021/11/20 19:58:00
广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7235802.html

头伏

7月17日是年“头伏”第一天,很多人都讲究在这一天里贴“三伏贴”。在三伏天,人们的肺脏气血通畅,药物容易深达脏腑,是治疗、调整冬季常见易发的肺脏疾患的最佳时机。

“三伏贴”是中医学里“冬病夏治”的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

冬病夏治

年头伏的下午,北京康益医院的多功能报告厅举办了“冬病夏治”中“肺纤维化”病的专题研讨会,来自国内的专家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多位患者参与座谈会。全国*协委员、董瑞院长与来自国内外住院的“肺纤维化、石棉肺”患者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和座谈。

上世纪九十年代董瑞院长就将“中医冬病夏治”、中医膏方、苗医药引入防治肺纤维化、尘肺病领域,通过二十多年对一万多例肺纤维化、尘肺病临床治疗和实践,总结出了“五方、七术、十二方术”、“五经、十三穴、十九灸刺”综合疗法,大大提高了肺纤维化、尘肺病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帮助很多肺纤维化患者看到了新的希望。

这一天,肺纤维化国际病区(内二病区)住满了来自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及全国二十多省市自治区肺纤维化患者,他们对中医“冬病夏治”、中医膏方、苗医药防治肺纤维化、尘肺病充满了无限的信赖和依托。

在治疗中运用的中医特色疗法在肺纤维化、尘肺病患者身上彰显的独特疗效,体现了传统中医药的生命力,更显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

防暑养生

1.口渴后不宜狂饮:

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饮用白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如不及时补充盐分,则使体内水、盐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代谢紊乱。

2.不宜过量饮酒:

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3.常备防暑药物:盛夏酷暑,高温燥热,常使人们食无味、睡不香,容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安全度夏,家庭应准备一些防暑药物,常见的药物和食物有: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金银花、菊花、荷叶茶。

4.学会睡好午觉:

夏日,日长夜短且天气闷热,睡眠时间少,睡眠质量差。如能午后稍睡片刻,犹如给大脑充电,有利体力恢复。

5.适度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但是年老体弱和平时缺少运动者,万万不可剧烈运动,否则有害无益。世界共识,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6.热茶比冷饮效果好

医学研究表明:防暑降温,热茶比冷饮效果好,而且维持的时间更长。茶中含有丰富的钾。夏天出汗增多,常使钾离子丢失过多,钾与钠共同维护细胞内外正常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对神经、肌肉功能,特别是心肌的正常运动有重要影响,体内钾不足时,常觉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耐热能力下降,甚至导致中暑。夏日常饮茶,可补充人体钾元素,提高耐热能力,有效地预防中暑的发生。

信息来源:北京康益医院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排版:李科利

分享是一份支持点赞是一种鼓励?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入伏了,中医文化里的ldquo冬病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