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国制药企业的创新能力一步步进阶,体现方面之一就是,国外生物医药公司引进中国药企自主研发创新药的海外权益的案例越来越多见,交易规模也越来越高。年接近尾声,笔者对今年中国生物医药licenseout事件进行盘点,按照总交易额排名,见附表,供大家参考。
信达生物与罗氏签订20亿美元协议,创今年国内最大合作
年6月,信达宣布与罗氏合作,双方将共同聚焦于研究、临床开发和商业化多个治疗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的双特异性抗体和细胞治疗产品。
据了解,双方合作的2:1TCB双抗是基于CrossMAb技术构建的CD3/TAA双抗。CD3双抗的作用机制研究已经相对深入,是这一领域当前竞争热点。
如罗氏行使其全部选择权,则将向信达生物支付总计1.4亿美元款项;如果所有产品均成功开发及商业化,将支付产品开发、获批和销售等总计约19.6亿美元的里程碑款项,此外还将支付每个产品两位数比例的销售提成。
天境生物与艾伯维携手开发TJC4
今年9月,天境生物宣布与艾伯维就明星产品CD47单抗lemzoparlimab(TJC4)展开全球的开发和商业化开展合作。
全球范围内针对CD47这一靶点的研发和交易如火如荼。今年3月,吉利德科学就以4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以主打在研CD47抗体的公司FortySeven。
目前已有超过30家公司正在开发针对CD47或其配体SIRPα的药物,包括单抗、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和小分子,其中20多款迈入到临床研究阶段。从CD47项目地域分布来看,国内已经成为后PD-1时代竞争最为激烈的赛场。详情阅读《趋势解读
CD47能否顺利接棒成为后PD-1时代明星靶点?》
基石药业牵手EQRx,开拓肿瘤免疫疗法全球市场
10月,EQRx公司获得基石药业的授权,在大中华区以外地区开发和商业化PD-L1单抗舒格利(CS)及PD-1单抗CS这两款处于后期研发阶段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根据协议,基石药业将获得1.5亿美元的首付款,高达11.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额外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舒格利单抗正在进行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胃癌和食道癌的临床试验,并获得了美国FDA授予用于治疗T细胞淋巴瘤的孤儿药资格,以及治疗复发/难治性结外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淋巴瘤(ENKTL)的突破性疗法认定。CS联合仑伐替尼用于一线治疗肝细胞癌的Ⅲ期临床试验正在顺利进行中。
复宏汉霖7.6亿美元授权Binaceapharma
11月,复宏汉霖授予Binaceapharma公司在除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外的所有国家及地区对HLX35进行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的权利。HLX35是复星医药自主研发的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GFR)/4-1BB(CD)双特异性抗体,拟用于结直肠癌和头颈部肿瘤及其他实体肿瘤治疗。
若HLX35在美国、欧盟或日本任一国家完成Ⅰ期临床试验,Binacea有权将该产品的相关知识产权许可内容许可给第三方。
华领医药与拜耳在糖尿病领域建立合作
8月,华领医药和拜耳建立战略合作,就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dorzagliatin在中国达成商业合作协议。
今年6月,华领医药正式完成dorzagliatin单药治疗III期临床试验SEED研究,结果显示该产品在血糖控制方面展现出积极成效,而且胰岛β细胞功能也有所改善。
目前,华领医药拥有7条研发管线,其中6条都与dorzagliatin相关,可以看出dorzagliatin几乎算的上是华领医药的“王牌”了。
目前,中国有1.16亿患者。华领医药和拜耳的合作将加快这款创新药物造福中国更广泛患者群体的步伐。
5.7亿美元!利奥获得两岸公司皮炎、气喘新药全球独家授权
4月,丹麦知名药企利奥制药(LeoPharma)就异位性皮肤炎、过敏性气喘新药FB与中天(上海)生物新药有限公司和合一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许可协议。合一生技将负责该产品在美国进行异位性皮肤炎IIa期临床试验,中天上海将于中国大陆进行过敏性气喘IIa期临床试验。利奥制药将于这两项IIa期临床试验后,承担后续药物开发责任。
FB是全球首个靶向膜结合IgE(mIgE)的CεmX结构域的药物,赛诺菲/再生元特应性皮炎的靶向生物制剂Dupixent(dupilumab)也在竞争该赛道,Dupixent是一种全人源的单克隆抗体,可抑制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3(IL-13)蛋白的信号传导。
4.4亿美元License-Out!复星医药授予礼来BCL-2抑制剂海外独家权益
本次交易的FCN-是B细胞淋巴瘤-2(BCL-2)的选择性抑制剂,截至目前,FCN-片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在美国和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均处于I期临床试验准备阶段,已分别获得NMPA及FDA的临床试验批准。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与FCN-同靶点的药物仅艾伯维研发的维奈克拉(venetoclax)获批上市。维奈克拉自上市以来,销售额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年全球的销售额约为7.49亿美元。在中国境内,尚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同靶点药品上市。
3.5亿美元!药捷安康与LGChem达成全球授权许可协议
世界五百强企业LGChem将获得中国南京药捷安康药物TT-,除中国和日本以外的全球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利。药捷安康将获得首付款以及开发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总计3.5亿美元(约合25亿人民币),药捷安康还将获得未来产品的销售提成。LGChem将负责TT-的进一步开发,生产和商业化,药捷安康负责其在中国和日本未来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
TT-是一种新型的氨基脲敏感性胺氧化酶/血管黏附蛋白1(SSAO/VAP-1)高选择性口服小分子抑制剂,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疗效,计划年初在美国进入I期试验。
3.4亿美元License-Out!天境生物拓展CD73抗体TJD5海外合作
9月,天境生物与KalbeGenexineBiologics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者将获得两个天境生物自主研发的候选药物的商业化独家授权的优先谈判权,包括TJD5和另一个有待双方商定的天境生物的候选药物。
TJD5是一种针对CD73开发的差异化人源单克隆抗体,目前于美国进行对晚期实体瘤患者计量递增的一期临床实验。
推向全球市场,信达生物与礼来达成达伯舒战略合作
今年8月,信达生物与礼来宣布,双方将扩大关于免疫肿瘤药物抗PD-1单克隆抗体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的战略合作,将拓展至全球市场。
年3月,信达生物和礼来共同合作成功在中国市场商业化信迪利单抗;同年,信迪利单抗成为被纳入中国医保目录的第一个和唯一一个PD-1抑制剂,并入选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
在双方多年良好的合作关系基础上,信达生物将在此次扩大的战略合作中授予礼来信迪利单抗在中国以外地区的独家许可,礼来将致力于将信迪利单抗推向北美、欧洲及其他地区。
根据该合同协议条款,信达生物将获得累计超10亿美元款项,包括2亿美元的首付款和高达8.25亿美元的开发和销售里程碑付款。另外,信达生物还将收到两位数比例的净销售额提成。双方都将保留开发信迪利单抗联合其各自管线中产品及其他合作方产品的权利。
▲国内生物医药十大license-out事件美柏医健整理,截止年12月14日参考资料
1、各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