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是指迄今病因尚未明确的肠道亚急性与慢性的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临床表现为:反复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由于病因不明,预防和治疗均比较棘手,极易复发。
炎症性肠病患者因为总的膳食摄入不足、肠吸收不良、服用可干扰营养素吸收利用的药物、或回肠切除手术等,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其中就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作用
水溶性维生素
炎性肠病患者水溶性维生素平均摄入量明显低于正常人,补充维生素C可以改善缓解期克罗恩病患者抗氧化状态,可能有潜在的治疗作用,补充叶酸可降低炎症性肠病的血栓风险。
脂溶性维生素
患者血清中维生素A、维生素D与维生素E等水平均比正常人明显降低,其原因可能与摄入不足和脂肪泻有关。
维生素A补充可以预防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或暗适应能力受损,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具体可见链接维生素A食物含量。
补充维生素D可以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建议增加太阳光暴露和长期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IU)(具体见维生素D缺乏如何补?)。
维生素E也是一种强抗氧化剂,服用后可减少氧化应激,预防神经肌肉症状(无力、共济失调)、周围神经病变等。
钙
厌食、脂肪泻、肠道黏膜吸收面积减少、维生素D缺乏,以及糖皮质激素药物使用等均造成钙缺乏。骨折风险更大的患者(绝经后妇女、60岁以上男性、骨矿指数低、糖皮质激素治疗者、有骨质疏松症家族病史和吸收不良者)一定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
铁
由于大便中慢性失血及铁摄入不足和吸收不良,常有铁缺乏。口服铁补充剂似乎短期有效,但由于不能耐受单纯铁补充剂导致很多患者停止服用,因此日常含铁丰富食物的摄取很重要(见链接富含铁的食物含量表)。
锌
厌食、腹泻致肠液中锌丢失和吸收不良,可引起肠源性肢端性皮炎,也可能是儿童患者生长阻滞的因素,儿童患者一定要注意锌的补充(见链接富含锌的食物含量表)。
中华医学会发布的《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在炎症性肠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指出,炎症性肠病患者往往伴有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可能加剧炎症性肠病和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炎症性肠病营养支持治疗的一部分,应该通过适当的饮食措施或补充剂进行纠正。
参考文献:
1.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在炎性肠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
粤营养
如果您需要营养相关指导,住院期间可由营养科会诊,出院可于营养科门诊就诊。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