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四、艾灸后瘙痒,我们改如何做?
1、继续艾灸
在《明疮疡痛痒麻木论》中有这样两句话:“若人质肌肤附近火灼则为疮,近火则痛,微远则痒。痛者为实,痒者为虚,非为虚寒之虚,乃火热微甚之意。”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拿人与火的距离说明痛和痒的关系。痛了,那是因为离火近;痒,那是因为离火远。
因此,“痒”,是因为虚,不是身体虚弱,而是“火力”不足,也可以理解为阳气温煦得不够。如果我们通过长期艾灸,身体阳气充沛,体内的风寒湿排出去后,就不会出现“痒”了!当然了,要循序渐进,时间由短到长!
2、加灸曲池、大陵
中医认为瘙痒多由于风、湿、热所致,故以清热去风为调理原则,若是慢性,除部分病人由风、湿、热引起外,多由血虚生风,或血淤气滞所致,故以养血去风,或以养血去风兼活血化淤为治则,最适合艾灸的穴位是曲池。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穴,而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肺又主皮毛。故而曲池乃经气运行之大关,能通里达表,即可清在外之风热,又能泻在内之火邪,是表里双清之要穴,具有清热解*、凉血祛风、消痒止痛之功,乃止痒、调理皮肤的首选穴位!
另外,《内经》中说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可见,我们常说的心痒难耐,其实不是真的因为心痒,而是因为心火旺、心神不宁!也确实有很多皮肤病病人,因为压力大,心绪不得安宁,结果得了皮肤病。白癜风、神经性皮炎就是典型的“心因性”皮肤病。
大陵,意为"大土山",是说此穴生土最多。五行中的土指脾脏。此穴为心包经的俞土穴,心包属火,自然是"火生土"了。由此可见,大陵穴为健脾要穴,最能泻火祛湿。火生土则火自少,脾土多则湿自消。一穴二用,自身能量转化,最是艾灸消痒佳选!
3、瘙痒难忍,可停灸一段时间
一般刚开始艾灸,第一次出现红疹的阶段,表示刚开始排*,因为病邪还很盛,所以这时常常是最痒的时候,往往出现红疹甚至丘疹后,很多人常常痒的受不了,那么受不了的时候,如果继续艾灸,会马上止痒,可是灸后也许更痒。
一般这样极痒的现象,其实表明的是湿邪颇多,裹夹风邪和寒邪,导致极其瘙痒。而在特别痒的时候,我们建议停一停,等这个痒的过程缓过劲,然后再继续艾灸,在整个艾灸的调理全程中,一般这种过程,大约会有几个几个回合。
但只要坚持下去,把身体灸透了,把大多数病邪排完了,你的身体机能就会良性运转,各种排病反应也会慢慢减弱直至消失,需要的时间是因人而异的,一般几个礼拜到几个月不等。
4、必要时服用维生素C或维生素E,辅助减轻皮肤瘙痒。
关于艾灸名媛课堂
在中国,艾灸名媛课堂是首个专注于女性灸疗养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