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性荨麻疹,又称小儿荨麻疹样苔藓、急性单纯性痒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常见于婴儿及儿童,夏秋季常见,多因昆虫刺咬,胃肠功能障碍而发病,或与肠寄生虫等有关。与中医学文献中记载的“水疥”颇相类似。如《诸病源候论》疥候记载:“水疥者,瘰如小瘭浆,摘破有水出。”赵炳南称本病为“水疱湿疡”。
1素体不足或胎中遗热以致湿热内蕴;或因蚊、蚤、昆虫刺咬;或因肠内寄生虫;或因食入腥发动风之品;或因内有食滞,复感风邪而诱发本病。
2
多见于幼儿亦可见于青年,夏秋多发,好发生在四肢伸侧、腹臀等部位,皮损为花生米大小的水肿性红色风团,形状像纺锤形,中心有坚硬之小水疱,剧烈瘙痒,皮疹常成批出现。多数病人与虫咬和饮食及胃肠道功能紊乱有关。
3
01
辨证方药
1.风热型
〔主症〕风团红斑,中心有小丘疹或水疱,昆虫刺咬者常可见刺伤,部分糜烂结痂。舌尖红,苔薄白。
〔辨证〕内蕴湿热,复感风邪虫*。
〔治法〕清热解*,疏风止痒。
〔方药〕荆防方加减。荆芥6g,防风6g,薄荷3g,地肤子10g,金银花10g,公英10g,丹皮10g,生地12g。
〔方解〕荆芥、防风、薄荷、地肤子疏风清热止痒;金银花、公英清热解*;丹皮、生地凉血活血。湿重者,加生薏苡仁。
2.食滞型
〔主症〕皮疹为小丘疹及风团红斑,偶见水疱及糜烂结痂,腹胀,纳呆,咽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稍红,舌苔白*。
〔辨证〕内有食滞,外感风邪。
〔治法〕清热消导,疏风止痒。
〔方药〕防风3g,*芩10g,栀子6g,赤芍6g,焦三仙30g,白鲜皮10g,焦槟榔5g,炒莱菔子5g。
〔方解〕防风、薄荷清热疏风;*芩、栀子清热泻火解*;赤芍凉血活血;焦三仙、焦槟榔消导,白鲜皮清热止痒。
2
局部治疗
.1湿立净外
3.溃破糜烂者,可用植物油调祛湿散。
3
单方成药
犀角化*丸。
防风通圣丸。
小儿香桔丹。
导赤丹。可根据情况选用
专业|打造皮肤科门诊
专注|解决皮肤疑难病
思瑞皮肤病专科医联体
河南中医防治皮肤病联盟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