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去三伏天后,天气越来越热,高温天气也更容易让人烦躁。近来,有不少朋友问我,一到晚上,浑身发痒,有时还会起包,严重影响生活和休息,是什么问题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下!
1、螨虫叮咬
夏季天气湿热,身体出汗及分泌油脂,这些都给螨虫提供了很好的生存环境。螨虫肉眼不可见,在身上叮咬或是爬动,就会引起皮肤发痒。
解决办法:注意个人及生活环境卫生。定期清洗空调,还有床单被褥,并且多暴晒,另外,房间多通风,打破螨虫良好的生存环境。还可以用硫磺皂清洗,也能起到很好的杀螨效果。
2、皮肤过敏
这种情况多是属于敏感性肌肤。夏季气候湿热,身体容易出汗,并且皮肤大面积暴露在外,很容易沾染上空气中的粉尘和细菌,这些都可能成为过敏源,引起皮肤过敏,甚至是过敏性的荨麻疹,造成皮肤起包和瘙痒表现。
解决办法:检查过敏源,远离可能造成过敏的环境。并且多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抵抗力。若是严重影响睡眠,可以用一些脱敏药物。
3、汗液刺激
夏季温度高,为调节体表温度,出汗是很正常的生理表现。但是汗液中含有盐分等物质,这些物质在汗液蒸发后,会残留在皮肤上,甚至是毛孔里,这些都会刺激到皮肤,引起瘙痒问题。
解决办法:穿棉质宽松衣服,减少汗液在皮肤上的残留。若有条件,大量出汗后,可及时清洗,并换上干净衣服。另外,饮食多清淡,以减少汗液中的刺激物质。
4、阳光照射
高温下阳光照射,易引起皮肤缺水,造成干燥而发痒。又或是晒伤、长痱子,都可能引起皮肤瘙痒。
解决办法:不要长时间的使皮肤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11点-14点,这时紫外线最强。另外,做好防晒工作,涂抹防晒霜是最有效的。再就是,要及时补充水分。
5、蚊虫叮咬
夏季蚊虫多,身体出汗后也更容易吸引蚊子。尤其是晚上,蚊虫被灯照亮吸引,更容易被叮咬。出现起包瘙痒等问题。
解决办法:注意个人卫生,晚上要关好门窗,若还是有蚊虫,可用花露水或蚊香等驱蚊产品。
那么为什么更容易晚上痒,而白天还好了?
按中医的说法,白天属阳,晚上属阴,晚上阳气内收,体表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引起外邪内侵。所以相比白天,晚上更容易瘙痒。
除了上述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外,还可以在饮食上多注意。
1、多吃粗粮等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维生素B族对神经系统、皮肤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维生素B族是水溶性的,夏季容易随汗液排出,导致B族的缺失。
2、多喝茶。茶水中的微量元素锰,对皮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并对皮炎有一定抑制作用。
3、多吃冬瓜。冬瓜性寒,有清热利尿之效。对皮肤瘙痒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本文由智慧养生谈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