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天气回暖。植物抽新枝,阳光正灿然,好一幅美丽春景图。
然而温度上升和万物生长同样也给皮肤带了隐患,不少人都发现换季期皮肤特别容易出问题。
轻则缺水干燥,重则皮肤过敏,无论是哪一种都够让人头疼的。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原因有三:
1.换季期气候不稳定,温差较大,时晴时雨的多变天气也会让肌肤无所适从,打破原有的规律和平衡;
2.春季紫外线指数陡然上升,但皮肤在经过一个冬天的“怠惰之后”,自身防护力下降不说,也会对日光格外敏感,由此导致皮肤损伤;
3.万物复苏的春季同样也会让过敏源增多。空气中的花粉、颗粒、细菌、尘螨等污染物容易附着在皮肤表面,导致肌肤状态不稳定,甚至是过敏性皮炎。
由此,换季期护肤工作也要更加谨慎小心才是。这时,我们可以遵循“三要四不要”原则,科学有效地保护皮肤安然度过敏感期。
换季护肤“三要”
①要做好防晒防护
春季紫外线指数明显上涨,不要觉得阳光不太猛就忽略了防晒。这个时候要打起精神来啦!
春季用的防晒霜,防护指数至少需要SPF20以上。而除了防晒霜以外,也可以利用帽子、口罩以及防晒衣等物理屏蔽手段。
这样不但可以隔绝紫外线,还能阻挡空气中的致敏物掉落在皮肤上。从源头降低和过敏物质接触的几率,也更能保证肌肤状态平稳健康。
②要做修复工作
换季期间皮肤多少会出现状态不稳定的症状,因此在日常护肤时可以添加至少一样带有修复性质的产品。
而修复产品最好是精华、乳液或者是面霜质地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皮肤特质进行选择。除了质地以外,成分也很关键。一般有修复成分排在成分表前列的产品效果会比较好。
常见的优秀修复成分有:神经酰胺、角鲨烷、寡肽、透明质酸、维生素E、虾青素、富勒烯等。
③要规律作息
良好的作息习惯可以平衡女性内分泌系统,同时给予肌肤充足的自我修复时间。而健康的睡眠是包含规律的入睡时间和较高的睡眠质量两方面的。
尤其在容易感到疲累的春季时期,一般建议大家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要是实在因为工作或者其他原因无法早睡的,那么至少保证能睡够时长。
7-8小时睡眠是理想状态,再不济的话每天至少6小时还是要有的。第二天中午也可以适当补眠30分钟左右。
除了以上三个“要做”的工作外,还有四个“不要做”的雷区要避开。
换季护肤“四不要”
不要过度清洁
春季温度上升,皮脂腺也会比冬天的时候更加活跃。不少姐妹会因为皮肤出油量变大而选择控油力更强的清洁产品,或者频繁去角质,殊不知这是非常伤害皮脂膜的行为。
我们皮肤所分泌的油脂其实也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尤其在春季这种内忧外患的季节,过度控油只会进一步加重皮肤失衡,降低皮肤自身的防护力。
至于去角质过度更是危险,很容易就会损伤表皮屏障,硬生生作成敏感肌。
不要叠加功效类产品
比起懒洋洋的秋冬季,明媚的春天会更容易唤起姐妹们的爱美之心,大家都想着在这个时候好好保养一下自己,于是会更倾向于选择有明确功效性的护肤品。
美白、祛斑、提亮、抗皱等等等等,恨不得十全大补一下子把皮肤问题都解决了。但春季皮肤状态不稳定,吸收力有限,过度叠加功效类产品会让皮肤不堪重负,更容易出现肌肤问题。
虽说不是完全不能用功效类的产品,但要适量。换季期使用的护肤品里有一样是功效类的就足够了,如果本身肤质就敏感的姐妹,一定要搭配修复成分一起用。
不要过度敷面膜
面膜作为一种急救手段,平时偶尔用来快速保湿或者晒后镇定修复一下是不错的。但在换季期最好是不要依赖它。
因为面膜敷多了容易引起肌肤过度水合,出现泛红、敏感甚至是起疹子的问题,尤其在换季期更是要小心。
正常的频率应该是一周1-2次,换季期间可以稍微再降低一点,一周一次或是十天左右敷一次已经足够了。
不要太快更换护肤品
换季期护肤品也要跟着换其实是正确的思路,但还是劝姐妹们不要操之过急。
因为冬季的时候皮肤新陈代谢慢,而且习惯了更滋润的护肤品,到了换季期一时半会是调整不过来的。如果这个时候一下子把护肤品全换了,皮肤反而无所适从,更容易过敏。
建议是先从洁面、爽肤水这类产品开始替换,然后再过渡到乳液和面霜。精华类的产品换不换倒是无所谓,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调整。
换季护肤无小事,做好细节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希望大家都重视起来,好好保养,早日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