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记者李俊伟严丹
通讯员谈佳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人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免疫力,是一个人最大的竞争力。这场抗击新冠疫情持久战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医的实力。“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正是中医的看家本领。又到一年三伏季,冬病夏治正当时,想要固护正气,提高免疫力的朋友们,赶紧行动起来吧!
为什么要“冬病夏治”
自然界存在许多致病因子,古人将之概括为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其寒邪引发的病,多发病于冬季。一些虚寒性疾病多半是体内阴盛阳衰,抵抗力明显下降,外邪容易侵入而发病。夏季人体阳气充盛,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而夏季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在三伏天进行贴敷治疗,最易恢复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卫外功能,提高机体免疫的效果。
“冬病”如何“夏治”
冬病夏治传统的治疗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中药穴位贴敷、艾灸、拔火罐、针刺、推拿、药膳、膏方等。经历代中医学家的反复实践、反复研究,证明于炎热夏季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冬天发作或容易发作的疾病疗效显著。其中又以穴位敷贴配合艾灸或中药内服,冬病夏治的疗效最佳。
年“三伏贴”贴敷时间为:头伏贴,7月16日起;中伏贴,7月26日起;中伏加强贴,8月5日起;末伏贴,8月15日起。
“三伏贴”使用小贴士
疗程:三伏贴疗法一般3-5年为一个疗程,病程长或病情深重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禁忌症:当宝宝处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发作期、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急性发热期;中医辨证为阴虚体质者;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均不宜贴。腹泻时最好也不贴敷。
注意事项:a.贴敷前应清洁皮肤,当天不宜洗澡、游泳、吹空调等;b.贴敷期间皮肤发红、痒、热、微痛、轻微水泡均属正常现象,若皮肤局部刺痒、灼热疼痛、红肿、起泡等严重反应,应立即取下,医院皮肤科就诊。c.贴敷期间忌食辛辣、寒凉、油腻、海鲜及牛羊肉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