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四季,气候条件各不相同,风景也各不相同。当然了,不同的气候状态对我们的人体影响也是不同的。四季养生,学会顺应四时是非常重要的。
古语有云:“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居。和为审,怒为风,张为虹霓,天常数业。人之四肢五脏,一觉一寐,吐纳来注,流为荣卫,章为气色,发为声音,人常数也。”
世界万物的生长与消逝,都有其自己的生长规律。古人早就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把气候划分成春夏秋冬四季,又根据四季不同的时节分为了二十四节气。
春季是万物开始生长的季节,夏季万物都生机勃勃的且是生长旺盛的季节,秋季累累硕果映照着夕阳,是凉爽丰收的季节,冬季则是万物开始隐藏蓄积自己力量的季节,只为来年再度开发。
总的来说,四季的生长规律总是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四季不同,气候条件也不同,这对我们人体的各方面的影响也是不同的,那四季的养生需要注意什么呢?
一、春季
古人强调“春补肝”,在春季的时候,调养身体应当从自身情志出发。努力让自己变得开心,不忧愁事物,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要懂得舒缓情绪,学会到大自然中散散心,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自己的情致。
春季晚上休息应该遵循“夜卧早起,广步于庭”。睡觉时间大概是晚上十一点左右睡,早上五点至七点起床。中午时可以适当小睡一会儿。跟随天气的休息,顺应天时的休息,才能让精神放松。
春季时,身体的各部分机能都比较活跃。在护肤方面,在春季时都应当注意肌肤的补水保湿。白天常喝水和新鲜的果蔬汁来滋润肌肤,早上或晚上则使用补水保湿的护肤品。
春季要吃些平甘食品,少吃酸性食物,也可以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韭菜。
二、夏季
夏季天气炎热,火气也最为旺盛,古人强调“夏补心”。
夏季易生气暴怒。此时我们就应该格外注意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了,避免生气发火,情绪也不能太过激动。
夏季睡觉应当“晚卧早起,无厌于日”,提倡要晚一些入睡,早点起床。虽然夏季非常炎热,但也需要适当晒晒太阳,可以晒晒早上的太阳,有益于身心健康,但不要晒中午的太阳,晒这样的太阳容易中暑。
在饮食上,夏季应该多吃些新鲜果蔬,如西瓜、西红柿、黄瓜等,有利于皮肤。夏季皮肤最大的危害因素是紫外线,易诱发黄褐斑、日光性皮炎。在外出时应当做好防晒措施。
三、秋季
秋季硕果累累,强调“秋补肺”,古人喜欢伤春悲秋,但秋季最忌“悲”。
秋季起居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秋季最好在晚上十点至十一点入睡,这时我们身体的气血才可顺应时节的变化。
秋季时节气候干燥,由于气候温差大,就导致皮肤的抵抗力下降,要注意清洁皮肤,重视保湿护理。
秋季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梨、蜂蜜等,少吃辛辣之品,如辣椒、葱等,多吃酸味食物,如山楂、醋,可防止肺气过盛。
四、冬季
冬季万物都凋零了,新陈代谢水平普遍降低,因此,冬季需要注意休息和静养。
冬季起居应该遵循“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原则,冬季的睡眠时间应该稍微长些,人要早些睡觉,等到太阳出来之后再起床。
冬季应当做好保暖,这样才利于气血之畅通,千万不能“要风度不要温度”。
冬季气候干燥,气温低,温度小,皮脂分泌少,皮肤易因为丧失水分而变得干燥,适当减少热水冼脸的次数有利于皮肤的水润。
冬季应当多吃热食,忌食生冷,多吃有温补,阳气之功的膳食,如韭菜、木耳、羊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