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手上起小水泡是很常见的现象。有两种疾病可以导致这种情况发生,一种是汗疱疹,这是由于皮肤出汗不良所导致的一种湿疹反应。治疗方面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或者卤米松乳膏并口服氯雷他定片或者西替利嗪片等抗过敏药物治疗。另一种疾病是手癣,这是由于真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皮肤疾病,也可以出现小水泡。
手上起小水泡什么原因?身体可能有情况了,一定要注意了
1、由于手部含有较多汗腺
有的人会在紧张或者不紧张的情况下出汗较多,由于汗液的刺激导致出现汗疱疹,汗疱疹的主要表现为在皮下出现连在一起的小水泡,通常会有圆形脱皮,导致脱皮下面有嫩红的新生表皮。如果出现汗疱疹,建议用收敛的药物浸泡,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汗疱疹
汗疱疹一般春末夏初开始发病,夏季加剧,入冬自愈。它的典型损害为表皮深处的小水泡,米粒样大小,呈球形,高出平面,一般没有炎症反应,可以分散或者是成群的发生于手掌、手指侧面及指端。
3、湿疹
在急性期容易有红斑、水疱、丘疹等表现,一般对称分布,伴有剧烈瘙痒,可以去除诱因,用抗过敏药物如糠酸莫米松软膏,皮炎平等外擦治疗。
4、过敏
也有可能是因为过敏。一些敏感肌肤或者是极易敏感的朋友,也可能会出现手部小水泡的现象。
5、体内湿热
是体内湿热过重,导致手上出现一些小水泡并且轻微瘙痒。中医认为,体内湿热上升时则会在身体上反应。一般这类小水泡是半透明或者是不透明,一般轻微瘙痒。
6、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引起的水泡型手藓,容易发生在手指或者手掌大鱼际等部位,一般单侧分布,常由脚部的真菌感染传染而来。进行真菌镜检为阳性。
手上起小水泡怎么改善?
1、糖皮质激素、
使用强效的糖皮质激素类的药膏,可以缓解症状,促进水泡消失。
2、免疫制剂的药膏
这类药物可以增加手部皮肤抗病毒、抗感染的能力。
3、光疗
采用先进的紫外线照射仪器,再联合药物进行治疗。
4、医院
医院看医生,看是否为真菌感染,再医生的指导下内服或者是外用药物来进行治疗。
目前引起汗疱疹的原因不清楚,可能与特异性皮炎或者是过敏性疾病有关系,经常呈季节性发作。在平时应该注重皮肤保养,减少过敏的症状,而且避免接触刺激性的物质。
手上起小水泡,在饮食上注意什么?
1、不要暴饮暴食
需要注意不能暴饮暴食,不能吃火锅等刺激辛辣的食物,不能喝浓茶饮浓咖啡。做到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不要吃油腻的食物
过于油腻或者具有刺激性的食物,有可能会延长汗疱疹的病程,影响到药物的治疗效果,造成疾病的迁延不愈,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3、不要接触刺激东西
局部不要搔抓、搓擦和过热水烫洗等刺激;不要接触肥皂、洗洁精等化学品;少吃鱼虾海鲜,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4、要清淡饮食
多吃新鲜蔬菜与瓜果,增加维生素C等成分摄入,可以有助于病的康复。
不要多吃具有抗菌作用的食物,如鲫鱼,鲤鱼甘蔗,核桃,韭菜,蒜,鸡嗉,牛奶,鹅血,芦笋等,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避免咖啡、汽水、香烟等刺激物的摄入
5、要保持手部干燥
通常引起这个病症是因为首部大量出汗,要随手拿着一个布,即使擦干,洗手的时候,也要及时擦干,保持手部的一个清洁。尽量不要去有灰尘很大的地方。
6、要擦药膏
手上起小水泡,要洗手之后,涂抹上药膏,不要忘记擦药膏会有助于恢复得快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尤其是一些白领,有因为工作环境所限,手足比较容易出汗,真菌感染及变态反应等因素都可以导致汗疱疹的发生。
因为它发生的部位在手脚这种汗腺特别发达的地方,又以水泡为主要的表现,所以在以前一度以为它和汗腺流汗有关,现在就是为汗疱疹。
现今已经证实它和汗腺、流汗这些因素都没有关联。汗疱疹症状为深在性小水疱,粟粒至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肤表面,常无红晕。
对称发生于掌跖及指(趾)侧。1-2周后干涸成屑,并可反复发生,伴不同程度的灼热及瘙痒,常连续发作数年。
当前医学对于汗疱疹的病因,只有少数病人发现和身体他处的霉菌感染或金属过敏甚至情绪压力有关。可能与精神紧张、手足多汗、真菌感染及变态反应等因素有关。
其实长小水泡不要害怕,这是正常现象,医院看医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