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眼中,日历就等同于食谱----
春节的“年糕”、元宵的“汤圆”、龙抬头的“豌豆黄”、清明的“艾糕”、端午的“粽子”......自然到了中秋,无疑就是“月饼”。
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饼不同
作为中秋的主角,月饼也各有各的不同。
北有老北京月饼自来红、内蒙古的奶皮子月饼,南有浙江驰名的桥墩月饼、云南火腿月饼等,京式、广式、滇式、潮式、苏式、港式、徽式、晋式……各门各派山头林立。
(中秋节上,屋内母子两人坐在一起吃潮州月饼,图片/截取自《天水围的日与夜》)
如今中秋更加创新独具,恨不得将一道菜塞进饼皮里。
但无论怎样的变化,小小的一枚月饼,都折射出中国人对于团团的期待。
不过对于一些人,虽说美味不可辜负,但若在这传统节日里放宽标准,可能背后却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许多家庭一起分期集资预定才有可能买到,图片/截取自《岁月神偷》)
月饼虽好,但这类人还是不宜多吃
第一,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一旦患上需要终身治疗。
治疗过程中对于血糖的控制是关键,血糖控制不好,就容易导致病情恶化,引发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一系列并发症。
而考虑到月饼在制作中需要加入大量的糖来保证口味,糖尿病患者吃月饼就容易引起体内血糖上升,对于病情的控制十分不利。
同时,月饼的脂肪也比较多,因此建议在吃的时候适量为主,同时定期监测血糖。
第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少吃月饼。
月饼含有的脂肪量高,会导致人体内出现血液的粘稠度增加、血流量减缓、血脂增高等情况,致使血小板出现凝聚而导致血栓。
同时,还容易给冠状动脉吸取营养造成阻碍,影响对心肌的正常供血,从而有可能引发心绞痛。
第三,胆囊炎患者
胆囊炎的发病率较高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通常会与胆石症同时发生。这类患者在饮食上需要以清淡为主,油脂、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是他们的禁忌。
但月饼中就含有较多的植物或动物油,吃太多会导致胆囊收缩,从而影响胆汁的正常排出,致使患者出现剧烈的疼痛感。
因此,建议还是适量为主,若处在恢复期最好还是别吃得好。
第四,胃肠道患者
患有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的人也要注意,不能吃太多月饼。
类人本身就存在肠道消化或者是吸收功能的障碍,吃过多的月饼容易导致其体内胃酸过量分泌,容易造成胃黏膜进一步受损,有引发胃肠道出血的风险。
第五,脂溢性皮肤病患者
一般人长痤疮,或者发生脂溢性皮炎的人,都是由于吃过多的脂肪、糖类食物造成的。
通常表现为皮脂分泌过于旺盛,想要改善就需要做好饮食护理,要避免吃动物脂肪含量高、糖分高的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主。而月饼吃太多则会促进皮脂腺的分泌,加重患者的病情。
尽管月饼各有各的特色,但国人对月饼的渴望还是越来越少
对于老一辈而言,月饼可谓是当年的“奢侈品”,无论是五仁的还是莲蓉的,无论是酥皮还是硬皮的,都是“咬咬牙”买来全家共享一个的美味点心。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重油、重糖的传统月饼,也都逐渐成为了“只送不礼”的社交礼品。
(谁当年能拒绝蛋黄莲蓉?还双黄?图片/截取自《岁月神偷》)
如今的我们,已经很难一个人吃一个月饼。
一方面是甜品的花样太多,这种快乐轻易就能购买得到,而另一方面则是过多糖分、油脂带来的肥胖问题,还是足以让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停下购买的欲望。
但无论如何,中秋依然还是离不开月饼登场,对团团的思念从未停止!
#中秋健康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