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学生因做题引发疾病#的新闻,上了热搜。
据报道,随着期末临近,很多孩子开始抓紧时间复习,女孩秦秦(化名)也不例外,一晚上刷了六套试卷,可之后秦秦的表现让家人慌了,先是失眠,无法入睡,然后开始胡言乱语,吓得妈妈赶紧送医。
医院检查发现,女孩行为异常是因为高压状态下,自身免疫力“攻击”引起了脑病。
01
倾听身体的警报
绝大多数人,都不明白压力是如何影响身体的,也想象不到压力的危害性。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人一生60%~90%的疾病都与压力处理不当有关系,而且有80%的心脏病、中风、糖尿病,40%的癌症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
我们的身体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有机体,外界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身体就开始产生反应,而这个反应有时候会以疼痛,包括口腔溃疡、头痛、颈部疼痛、腰部疼痛等来告诉我们,最近压力大了。
如果我们能够听到身体的报警,及时发现这些症状,便可以及时调整自己。但如果没有及时调整,症状持续时间过长,就可能导致各种各样的慢性疾病。
例如:脑溢血、脑梗塞、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脏猝死、良性肿瘤、癌症、神经性皮炎、消化道溃疡、过敏、哮喘、肠易激惹综合征等等。
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与癌症,是人类的三大杀手,目前,癌症已经成为主要杀手,危及到很多人的生命安全。
除了身体上会出现这些问题,心理上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反应,最常见的就是我们的情绪,压力大的时候会低落,会唉声叹气,会郁闷,有时会出现发脾气、易激惹、冲动等情绪,影响人际关系。
如果不能调节和很好地应对还会出现一些精神障碍,例如认知功能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下降,直接影响工作状态,容易导致工作失误。
还有各类精神障碍的发生也都与压力有关,特别是抑郁症、焦虑症等,大多是长期压力所致。
02
自我调节缓解压力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科学地说,压力与生俱来且不可能完全消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面对压力时的态度就会直接影响身体对压力的反应机制。
根据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他们邀请受试者来参加压力测试,并告知他们把压力反应看作是种助力。
结果显示,积极看待压力的人血管呈放松、健康状态,心脏仍强力收缩;而在典型的压力反应中,心跳加快的同时,血管也会收缩。
一直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并不健康,这也是慢性压力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
但我们习惯将压力视为危害,并与之对抗。如果我们采取积极的态度拥抱压力,就可以降低压力对我们的负面影响。
首先我们要认识压力,认识到压力的本质。
压力是指人在面临一定的困难、挑战或需求时,感到的一种紧张、不安和压迫感。
压力并非完全消极,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因此,我们要学会正确看待和利用压力,不要把它看成一种负担和威胁;
其次面对压力时,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正视问题,不要逃避和放弃,保持乐观和自信。还要学会通过运动、瑜伽等方式来释放压力;
然后面对压力时,我们可以寻找乐趣放松自己。通过听音乐、看电影、阅读等方式,让自己的情绪得到缓解。还可以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来充实自己的生活;
最后在面对巨大的压力时,我们要懂得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和支持。可以向家人、朋友、同事或心理疗愈师等寻求帮助。
与人沟通和交流可以让我们感到舒适和放松并能得到实际的帮助和建议。
培根曾说:
“压力是可以被人选择的,一味地勇往直前,或许并不是勇者。”
如果现在感到压力太大,也不要着急,放下手头上的事情,静下来休息一下,调整好状态再出发,你会发现事情的结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好。
换一副眼睛看“压力”
同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有着不同的影响,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思考它。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瓶颈时,不妨也换一副眼睛看看世界,让我们可以少些烦恼,多些快乐。
在彩虹之门情绪SPA馆中,色彩心理疗愈师会引导我们倾听身体的声音,看到真实的情绪,了解真实的情绪状态;
再运用三日禅、减压瑜伽、舞蹈、茶花香道等健康减压服务,清理和释放这些情绪,接纳一切的发生,面对压力也不再抗拒,找回内心平静的状态。
这样当我们感到有压力时,也不再愤怒、悲伤或是恐惧,而是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体验生活中别样的精彩。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走进彩虹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