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这是好多年前,网络上的一位女教师写的辞职信。
手里捧着铁饭碗,不好好珍惜,非要愿意放飞自我,去在广阔天地中安放自己。
不论是在当年,还是现在,这样的行为,都不能说是最明智的行为。
可是,这样选择的人,依旧不在
少数。
今年以来,我迷上了播客,在之前的文章中,也介绍过一些优质的播客。
今天,再推荐一个,叫做《个离开体制的女孩》。
这档播客的主播就是一个从体制中辞职的乡村美术教师。
然后自己开启了自由职业,也有了想要采访个离开体制的女孩的想法。
我基本上每期都听,都听得津津有味。
在听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就是离开体制,真的香吗?
久居任何一个行业中,肯定都会经历黑暗的东西,都会难受,都会想要逃离。
就像钱钟书先生所说的“围城”一样,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现在的考公考编,是连续几年的大热门,一个岗位的录取比例甚至达到了0:1,竞争已经白热化。
而已经进入体制内的人,好像并没有得到以为的舒服和优越感。
在播客中,很多90后的大学生,毕业之后服从父母的期待,考进了编制。
但是,工作不到1年,就愤然离职。
还有更多的人,在辞职的边缘试探,煎熬着。
可能是有些人天上就不适合体制内的工作,当不了金丝雀,只能做野飞的麻雀。
离开体制后,会怎么样?
第一,没有了保护。
首当其冲的就是工资收入,不再稳定。
体制内的各种福利肯定是没有的,社会地位也是没有的。
回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没有了组织的保护,凡是只能靠自己了。
第二,情绪开朗了。
有人说,在体制内是压抑的,甚至会一些躯体化症状。
播客中一个姑娘说,她在工作压力中,出现了神经性皮炎。
怎么治都没有效果,结果一辞职,不治而愈了。
离开体制之后,心理压力小了,心态也更加开放了,性格也能开朗不少。
第三,见识了更多样的人生。
古代的皇帝,为什么喜欢微服私访,甚至想要南巡,去江南看看。
紫禁城再大,与大好河山相比,也只是方寸之间。
体制内也一样,生活就是程序化的三点一线。
在既定的轨道上生活,难免会有枯燥,会有压抑。
出了体制,就是旷野了。
自然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生。
用张雪峰老师的话,叫作
各种牛*蛇神。
这个对于不适合体制内的人来说,恰恰是吸引人的地方。
听了很多播客之后,我的一个很强烈的感受就是人生的多样性。
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的人,都有。
有过的很好的,已经财务自由的;
也有过的差的,混迹社会底层的;
见识了这么多种人生样本之后,最大的感受不是羡慕。
而是坚定了自己的内心选择。
既然人生没有标准答案,那么自己也没有必要按照既定的模式,世俗的标准来定义自己。
活成什么样子,自己满意就行。
选择了,就承担起后果,这是成年人的自由与成熟。
就算离开体制不好,总比后悔一辈子强吧。
这可能是小部分人的想法,也是少有人走的路。
不过没关系,这就是你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