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大工作将被机器人取代 高级技工表现很淡定
OFweek机器人讯: 富士康昆山工厂用机器人生产,在过去几年替代了5万多员工。 刚刚过去的周末假期,这条依然引人关注,联想到过去一年来屡屡提及的 无人机运快递 飞机起降自动驾驶 机器人做医疗诊断 等消息,我们难免忧虑: 未来我们的饭碗会被机器人抢了吗? 专家的意见是,创意和经验机器人无法取代,而且擅长和人打交道的文科生反而更加安全哦。 机器人抢饭碗谁叫 人家 本事大 上周五,位于江苏昆山的富士康工厂在建成23年来,首次邀请媒体参观了它的 保密车间 ,在自动化智能生产线上,15台工业机器人仅在3名工人的看护下,一天就可以生产130万件中间产品,完全取代了以往几百名工人。2013年富士康昆山工厂工人大约为11万人,而目前只有不到6万人。也就是说,近三年时间,富士康昆山工厂裁掉或者以其他方式安置了近一半的员工。这条消息让很多友不淡定了: 天哪,机器人已经不声不响地抢了人类的饭碗! 说抢饭碗有点夸张,机器人毕竟在有些方面比人有优势啊! 姜铭不太认同这种说法。姜铭是扬州格外机器人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工程师,是业界颇有名气的机器人专家,现在还作为博导培养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在他看来,一些高风险、高污染行业,特别是极端环境下,机器人肯定也必须接过人类的饭碗。比如核能项目中一些高辐射的岗位,或者是金属加工的熔炉前、化工行业的生产车间,让机器人上岗就再也不用担心发生安全事故了。再比如输电线路检修,用上最先进的爬高机器人或者是智能无人机,电力工人们再也不用翻山越岭攀登数十上百米高的塔架检修线路了。另一方面,有些精密制造的劳动岗位,机器人完全胜任。比如富士康用的工业机器人,可以全天无休地装配电子原件,出错率比人类员工低很多。 别迷信手艺绣花雕刻它样样都在行 有手艺的人是不是就高枕无忧了?先来看看姜铭带领团队设计的 五轴加工机器人 吧。在电脑程序的操作下,一个非常灵活的机械臂用特制刀具在石头、木头、金属材料上细细雕琢,几乎可以制作出各种复杂的立体造型。姜铭特别自豪的是,他们的机器人比时下热门的3D打印还要厉害。3D打印机是在做 加法 ,原理是把特别的塑料材质融化后一层层堆砌打印出立体效果。而5轴加工机器人是做 减法 ,把一整块材料上不需要的部分剔除,剩下来的就是成品。从效果上看,3D打印的产品边缘不够流畅细腻,而5轴加工机器人做出来的工艺品,比雕刻师们的作品还要细致逼真。 晨报在现场看到,它不仅能制作复杂的深海石油钻井零部件、飞机零部件,还能制作出人体替代关节、假肢轴承,甚至小的雕塑作品。姜铭介绍,这个机器人的核心就是机械臂,它采用了模仿人的仿真技术,让机械臂能像人的手臂那么灵活自如。晨报还了解到,绣花、编织、绘画这些传统的手艺项目,目前都有专门开发的机器人可以胜任比较复杂的任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