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由于接触某种物质后,在皮肤、粘膜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
诱因可分为动物性、植物性和化学性二大类。如动物的皮毛、毛虫、隐翅虫的*素、漆树、除虫菊、金属制品、化工原料、某些外用药、化妆品、农药、橡胶、塑料等。
接触物若属变应原性质,通常在初次接触4日后,若再次接触可在48小时内发病。若属原发性刺激物.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发病。
皮损发生于接触部位。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丘疹、丘疱疹。严重时红肿明显并出现水疱、大疱.甚至糜烂、溃疡。但在组织疏松处如眼睑、包皮等处水肿明显,界线不清楚。如接触物为气体、粉尘则皮损呈弥漫性而无明显界限。患部常有灼痒和灼痛感,少数严重的患者可有全身反应。
接触性皮炎在去除刺激物,经积极处理,1-2周内可痊愈。愈后做斑贴试验可查到致敏的物质。临床上需与湿疹相鉴别。后者常无明确接触史,皮损呈多形性,常对称性发生。边界弥漫不清,趋向于慢性.易于复发.病因常难找到。
治疗原则
寻找病因,脱离接触物,积极对症处理。局部药物治疗视患处皮损而定。急性期红肿明显选用炉廿石洗剂外用,渗出多时用3%硼酸溶液冷湿敷。亚急性期有少量渗出时用湿敷剂或糖皮质激素糊剂,氧化锌油,无渗出时用糖皮质激素霜剂等。有感染时可加用抗生素。全身治疗应根据病情轻重选用口服抗组胺药,必要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