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癣样皮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实战幻视幻听半年,一张方子ldquo [复制链接]

1#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藏象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跟你聊聊神情恍惚、幻视幻听。


  这乍一看上去,有点瘆得慌,好像是精神病一样,对不对?


  这样的病,中医也能治?怎么治?


  别着急,我还是给你讲个故事吧。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李聪甫。他生于年,卒于年,是上世纪湖南杏林的领*人物之一,曾任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


  有一次,李聪甫遇上一个患者。


  这个人,女性,年纪不大,也就是38岁。


  这个人啊,丈夫好多年前就去世了。年纪轻轻的她,就开始守寡,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抚养孩子。


  孩子长大了,她本以为可以留在身边,母女二人可以相依为命,自己有个靠山。


  


  没想到,孩子非要远游,到千里之外去谋生活。


  她劝,也劝不住。结果,孩子真的走了。


  孩子走之后,她就开始日夜牵挂、思念,有的时候还暗自垂泪。这个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结果,家里亲属发现不对劲儿了。


  就见这个人啊,经常对着墙角,喃喃细语,好像对面有人在和她说话。不说话的时候,她就呆呆地看向某处。别人要是问,她就说:“人家跟我唠嗑呢,你没听见啊”?


  此外,这人在“唠嗑”兴起的时候,又哭又笑。“唠嗑”完了,她站起来,搬一块大石头,往水里头扔。被人问她干啥呢,她说了:“我搭个桥,明儿他们就来了”。


  另外,此人还食欲不振,不知道吃饭,睡眠不安,看上去精神恍惚,日益消瘦。


  家人一看,坏了,这人疯了,赶紧带她就医。可是走了一大圈,过了大半年,医院,治疗效果都一般。


  后来有人就说,不行的话,咱们就看看中医吧。于是,几经辗转,找到了李聪甫。


  李聪甫了解到过往经历以后,立刻诊脉,发现患者脉象沉缓而涩,舌淡苔白。仔细观察,发现患者经常吐痰。


  李聪甫点点头,心里有了定数,提笔写了一张方子——


  酸枣仁、*参、丹参、茯神、生龙齿(先煎)各10克,明天麻6克,菖蒲、制乳香、胆南星各5克,磁石、珍珠母各15克,琥珀3克(冲服)。


  


  结果,这药用下去四剂以后啊,患者吐痰量大增,接着睡觉就有改善了。用到第十剂的时候,患者自觉精神疲惫,要睡觉,于是大睡不起。


  家里人一看,这人怎么光睡觉啊?喊她也没反应!大家伙慌了,找李聪甫。李聪甫说,睡觉是好现象,让她睡,能睡多久睡多久。与此同时,原方去掉乳香和天麻,加入麦冬、郁金。


  等用到十多剂的时候,好了,患者不那么爱睡觉了,而且意识逐渐清晰,眼睛可以正视,饭量有所增长,和人交流比较正常。


  等调理到最后,患者几乎就是正常状态了。随访数月,未曾复发。


  这张医案,是李聪甫老先生早年的一张验案,非常有名。


  这里头什么学问呢?


  其实啊,像医案里这个患者的问题,中医考虑,就是一个“癫证”。


  什么叫癫证?它是一种情志异常的病,患者的主要表现就是情志抑郁,逐渐语无伦次、哭笑无常,多虑多疑等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幻视幻听,总是处于幻想当中。给人的感觉,就是精神错乱了。


  这病由什么引起呢?不同的患者,病因不一。上文医案中的患者,属于心气亏虚、心血不足、痰阻神明。


  你看啊,这个人,丈夫很早去世,自己拉扯孩子,其中辛苦,不言而喻。孩子远游,她跟着牵挂,又对自己的未来生活充满迷茫。所有这些,我们可以提炼出一句话,这就是劳累思虑过度,耗伤心气心血。


  她的脉象,支持了这一点。她的脉象沉缓而涩,这意味着气血不足、运行不畅,在虚弱中,兼有淤血。看舌头,舌淡苔白,此乃血虚、舌体失养之候。


  除了这些之外,患者经常吐痰,痰涎颇多。这意味着,患者被痰浊所扰。


  由此可见,患者在心气心血亏虚、心神失养的同时,还有痰浊阻滞、扰于心神的问题。在多种因素影响下,这个人出现了幻视幻听、哭笑无常、精神恍惚等癫证表现,是可以理解的了。


  既然如此,我们要想调治,就该秉承滋补心气、滋养心血、化痰安神的思路。


  好,现在你看看上文医案中,李聪甫先生的配伍——


  酸枣仁、*参、丹参、茯神、生龙齿(先煎)各10克,明天麻6克,菖蒲、制乳香、胆南星各5克,磁石、珍珠母各15克,琥珀3克(冲服)。


  滋补心气心血的事儿,交给酸枣仁、*参、丹参、制乳香。


  胆南星、菖蒲,可以帮助患者化痰开窍。


  安心神的事儿,交给茯神、龙齿、磁石、珍珠母、琥珀,它们可以重镇、安神、镇惊。


  天麻一味,可以通络,化解风痰,辅助起到开窍醒脑的作用。


  总而言之,这配伍以滋补为本文,以化痰开窍为标。等患者的心神得到滋养,郁滞日久的痰浊得到化散,这个人的精神自然可以恢复正常。


  


  这就是中医,对这个病的治疗思路。


  我把这个写出来,可不是光让你猎奇、看热闹的。我们得从中发现点什么道理。


  啥道理啊?我跟你讲,就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让自己的心太累。你过于劳累、辛苦,思虑过多,心气心血就容易被耗伤。接下来,人就容易出现神志方面的问题。轻一点的,可能是睡眠障碍、心悸心慌、记忆力下降、白天的时候爱走神儿。有的人,那边炒着菜,这边脑子就转到别处去了,神思不定之际,菜都糊了。这样的人总有。


  严重的,就容易精神异常,在心气心血不足的基础上,痰浊聚生,上蒙心窍,举止怪异。上文医案中的患者就是如此。


  道理,谁都懂。可是面对生活压力、不幸,每个人的承受能力确实不一。所以我常常说,人要想活得好,就不要活得太用力,不要自己给自己压力,不要跟生活较劲,不要让自己太辛苦。我自己体会,每一个精神失常的患者,都有一段辛酸的故事。这是我从前在精神病院做工作调研的时候,体会到的。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跟你聊到这里吧。你记住啊,文中配伍,是治疗癫证的方子,辨证要点,就是气血不足、痰浊蒙心、神志不宁。非专业读者,在没有专业中医师的当面辨证指导的前提下,不要盲目尝试。你不能说,我这段心情不好,也有点神情恍惚,我就拿来试试。这不行。方子和道理,我讲给你。辨证要点,我也教给你。但是它到底是否适合你,要另看。最起码,痰火扰神、肝火上亢、心火炽盛者,是不该这么用的。一旦用错了,反倒麻烦了。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文君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