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癣样皮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泉州一66岁大妈得湿疹,竟是因为太干燥 [复制链接]

1#

泉州晚报社·泉州通客户端1月18日讯(东南早报记者苏玮杰)“我家住15楼,不是1楼,又不潮湿,怎么湿疹又起来了呢?”前些天,66医院,就向医生倒起苦水。郑大妈的湿疹已经是老毛病了,经常抓得四肢都结痂,但她晚上仍痒得睡不好。这回医生却告诉她,这病其实与“湿”没多大关系。

症状:入冬后四肢发痒还抓破结痂

郑大妈并不是第一次来看病了。之前,她医院门诊治疗过,待病情好转后,她却没有来复诊。

不料入冬以后,随着温度降低,大妈旧疾复发,而且来得异常凶猛。“我身上起了大片红疹子,痒得要命,特别是晚上要睡觉前,刚躺进被窝的时候要狠狠抓挠好一会儿才能睡着。”起初大妈以为是皮肤清洁不到位,身上的“湿气”引起的,便每天坚持用滚烫的水洗澡,不料症状反而加重了。郑大妈医院求助。

一番检查后,泉州市皮肤病防治院副院长江连枝发现,郑大妈的四肢和躯干有明显的红色皮疹,其中小腿前侧区域尤其严重,不少地方都被抓破结痂了,皮肤上还能看到皮屑。

“这是典型的湿疹。”江连枝说。“怎么可能呢?”郑大妈一脸疑惑,“我家住15楼,还是新房子,一点也不潮湿啊!”她认为湿疹应该和“湿”有关系,而自己的生活环境很好,所以不可能得这种病。

江连枝告诉她,她是皮肤干燥诱发的“乏脂性湿疹”,并不是有“湿气”,与日常保湿没做到位密切相关。此外,郑大妈洗澡次数过频,水温过高反而加重了病情。

原因:过度清洗破坏了“皮脂膜”

“每年一到冬季,我们科室就会接诊不少与皮肤干燥有关的湿疹和冬令瘙痒症患者。”江连枝提到,这种疾病多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皮肤表面水分脱失、皮脂分泌减少引起,常见于老年人和皮肤较干燥的中青年。发病部位多见于小腿和背部,症状包括皮肤干燥出现细小裂纹和脱屑,出现红斑、瘙痒,甚至小红疹。

通障其倍常,人体皮肤表面有一层非常重要的皮脂膜,它是皮肤屏障的重要结构,由皮脂、汗液、脂质在皮肤角质层表面乳化形成,具有保持皮肤水分、抵御外界物质的隔呈价损伤、维持表皮菌顶超群稳态、中和酸碱损害等作用。

“她得的乏脂性湿疹,就是皮肤表面缺少了保护性的‘皮脂膜’,导致皮肤角质层保水能力下降,引起皮肤粗糙、脱屑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湿疹。再加上环境温度降低,不少人喜欢用烫水洗澡以及习惯性搓澡,过度使用肥皂或者沐浴露等,导致皮脂膜被过度清洗诱发乏脂性湿疹。”江连枝补充,不仅是老年人容易得乏脂性湿疹,对于本身患有银屑病、鱼鳞病、毛周角化症、特应性皮炎、湿疹等皮肤病的患者,更容易因为皮肤干燥而导致原有疾病加重和诱发乏脂性湿疹。

应对:控制洗澡频率做好皮肤保水

冬季保湿工作不容忽视,但如何科学保湿,避免乏脂性湿疹呢?“洗澡不宜过勤,天气转凉后一般2到3天洗一次,皮肤特别干燥者建议5到7天洗一次。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每次控制在5到10分钟,水温在28℃至37℃较合适,不要超过40℃。”江连枝提到,洗澡过长时间、水温过热不但不能杀菌,反而会洗去更多皮肤表面的皮脂膜。

他常叮嘱患者,少用碱性洗浴用品,大部分情况下推荐选用弱酸性、含有润肤成分的沐浴露或香皂,避免使用磨砂产品。“浴后立即用具有保湿滋润功能的护肤品涂抹全身。秋冬季节一般不建议用橄榄油、甘油等不含生理性保湿成分的产品作为保湿剂,适宜选用较为滋润的润肤剂。”江连枝建议。

饮食上也要注意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皮肤干燥时要多补充富含维生素A和E的食物,如牛奶、鱼肉等。多喝水、吃含水量高的水果,少吃辣椒、葱、蒜,少喝酒、浓茶等,以免引起皮肤过敏反应或加重皮肤病症状。“皮肤保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如果得了乏脂性湿疹,通过保湿护理,病情没有改善,或本身病情严重,医院皮肤科找专业医生就诊处理。”江连枝提醒,切勿盲目轻信各种传说的民间偏方,也不要自行通过网络等途径购买和使用一些所谓无激素的“万能药膏”,以免耽误甚至加重病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